據新華社信息
工業和信息化部日前印發《鋼鐵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發布了“十二五”期間,我國鋼鐵工業產品結構調整、產業布局、資源保障等主要目標。當下,我國鋼鐵工業既面臨結構調整、轉型升級的發展機遇,又面臨資源價格高企,需求增速趨緩、環境壓力增大的挑戰,下一步將走向何方?
提升質量效益 初步實現鋼鐵工業由大到強的轉變
《規劃》指出,我國鋼鐵品種質量亟待升級。據了解,我國鋼材產品實物質量整體水平仍然不高,只有約30%可以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今年以來,我國鋼鐵行業仍呈較快增長,1-9月平均日產粗鋼192.58萬噸。但與此同時,鋼鐵行業的利潤卻沒有大幅度增長。
“中國鋼鐵業從上世紀末已經連續10年位居世界首位,尤其是2000年后,鋼鐵產量每年都以兩位數的增長速度在遞增,但產量的輝煌掩蓋不了鋼鐵業內在的危機。”蘭格鋼鐵信息研究中心主任侯志蕓告訴記者,《規劃》既對2015年的鋼鐵消費量作了宏觀預測,提振了市場信心,同時進一步指出,鋼鐵行業亟待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提升質量效益。
《規劃》指出,要全面推進鋼材品種、質量和標準的提升,加大高強鋼筋的推廣應用,發展關鍵鋼材品種,促進特鋼品質全面升級。
“今年以來,國內鋼材價格波動運行,受國內外多重因素影響,往年‘金九銀十’的鋼鐵市場反而出現大跌,表面上看是外在危機和資金流動難等問題,實質上還在于自身原因,就是供大于求的矛盾集中體現。”侯志蕓說,這種情況將會迫使企業加快產品結構調整,淘汰落后產能,提高市場競爭力。
專家表示,“十二五”時期,鋼企要將產品升級放在首位,檔次和穩定性作為產品結構調整的重中之重。同時,既要做強鋼鐵主業,又要積極向鋼鐵上下游產業鏈延伸,建立并完善多元產業發展格局。
改善產業布局 服務國家經濟發展戰略
《規劃》表示,我國鋼鐵工業布局調整進展緩慢,“北重南輕”的布局長期未能改善,并指出未來要優化產業布局,抑制產能過剩地區的盲目擴張,建成湛江、防城港鋼鐵精品基地,從根本上解決“北鋼南運”問題。
“這個產業布局是服務于我國宏觀經濟發展戰略。”侯志蕓說,我國形成“北重南輕”的鋼鐵布局有歷史原因,一般鋼企靠沿海布局,運輸成本較低,加上有一定的運輸半徑,這次要“建成湛江、防城港鋼鐵精品基地”,將徹底改變東南沿海鋼材供需矛盾,促進海峽西岸經濟發展。
據介紹,產業布局的改善與鋼鐵工業兼并重組和淘汰落后緊密相連。重大布局調整項目要進行能耗、水耗、環境容量、運輸等綜合平衡,把完成能耗和環保約束性指標作為項目核準的必要條件。
同時,根據《規劃》,河北、山東、江蘇、遼寧、山西等鋼鐵規模較大的地區通過兼并重組、淘汰落后,減量調整區域內產業布局。湖南、湖北、河南、安徽、江西等中部地區省份在不增加鋼鐵產能總量條件下,積極推進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
《規劃》同時指出,大幅度減少鋼鐵企業數量,國內排名前10位的鋼鐵企業集團鋼產量占全國總量的比例由48.6%提高到60%左右。這將進一步提高產業集中度,促使行業由大向強轉變。
建立鐵礦石資源保障體系
“《規劃》將鐵礦石資源保障能力建設上升至國家層面的高度。”侯志蕓介紹說,這將進一步規范鐵礦石供需秩序,引導我國鋼鐵工業健康發展。
隨著定價機制的改變,尤其是最近兩年,受鐵礦石壟斷供應商的主導,鐵礦石進口價格已經由過去的“一年一漲”發展為“一季一漲”,甚至是“一月一漲”。受價格上漲影響,我國鋼鐵企業的利潤空間受到很大的擠壓。去年,我國七十多家鋼鐵企業利潤僅為135億美元,不足三大鐵礦石供應巨頭利潤(486億美元)的三分之一。
“在這種情況下,鋼企不能單獨依靠鐵礦石談判價格和機制,應實施投資區域多元化,在具有資源優勢的國家和地區以及周邊國家,有序建立穩定、可靠的鐵礦石、鉻礦、錳礦、焦煤等原燃料供應基地和運輸保障體系。”侯志蕓表示,這次提出建設資源保障體系,企業走出去實施“多元化”戰略,一定程度上可以打破三大礦企的壟斷,使鐵礦石價格競爭更加公平、透明。
同時,《規劃》還指出,加快建立適應我國鋼鐵工業發展要求的廢鋼循環利用體系,進一步提高廢鋼的利用率,使鋼鐵發展走集約化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