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信息
從金融危機到債務危機,全球經濟復蘇步履蹣跚,下行風險頻現。金融和貿易領域新疾舊患相互交織,現有格局面臨深入調整。在這一背景下,以金磚國家為代表的主要新興經濟體,憑借較穩固的基本面和有針對性的措施,在今年保持了增長勢頭,并有望在明年繼續成為全球經濟的“增長綠洲”。
先揚后抑 全球經濟“增長綠洲”可期
今年,金磚五國中的部分國家經濟增長可謂先揚后抑。在經歷去年強勁復蘇后,今年上半年主要新興經濟體保持了較快增長,但受外部需求減弱和自身調控影響,下半年出現增幅回落態勢。
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中國經濟同比增幅分別為9.7%、9.5%和9.1%,經濟顯示出穩中趨緩走勢。明年若國際經濟政治環境不再發生顯著惡化,國內不出現大范圍嚴重自然災害和其它重大問題,經濟增速雖將繼續回落,但仍會保持在合理增長區間,經濟增長率預計為8.9%。
今年前10月,俄羅斯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4.3%,預計全年經濟增幅為4.2%至4.5%。梅德韋杰夫總統將今年俄經濟表現稱作俄獨立以來的最好成績。
受金融危機影響,2008財年(2008年4月1日至2009年3月31日)印度經濟增幅降至6.7%。從目前情況看,本財年印度經濟增幅可能略高于7%,下一財年經濟增幅很有可能仍處于這一水平。
巴西財政部相關負責人說,隨著宏觀政策調整以及刺激措施出臺,今年第四季度巴西經濟將明顯改觀,今年全年經濟有望增長3.2%至3.8%,明年增速有望達到5%。
今年前三季度南非經濟環比分別增長4.6%、1.3%和1.4%。南非央行近日預計,今年南非經濟增長率為3%,明年為3.2%。
聯合國發布的報告預測,受發達經濟體低迷拖累,明年發展中國家增速將進一步放緩,但仍為全球經濟引擎。以中國為代表的亞洲經濟體仍有望成為全球經濟的“增長綠洲”。
風險加大 促增長與控通脹的平衡之道
金融危機爆發后,主要發達經濟體相繼推出寬松的貨幣政策,導致全球流動性大增,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和主要貨幣匯率波動加劇,新興經濟體資產泡沫化和輸入性通脹壓力加大。此外,主要新興經濟體為應對危機采取的擴張性貨幣和財政政策,也推升了通脹預期。
專家表示,隨著金融危機向債務危機推移,新興經濟體面臨的外部風險進一步加大。債務困局以及歐美脆弱的銀行體系既能使發達國家再次陷入衰退,也會通過國際貿易和金融等渠道嚴重威脅新興經濟體的增長與穩定。新興經濟體在促增長和控通脹之間尋求平衡需更加謹慎。
臨近年末,根據內外形勢變化,主要新興經濟體宏觀調控基調出現轉向,從抑制通脹逐漸轉向促進增長。中國人民銀行11月底宣布,從12月5日起,下調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
為抑制流動性過剩給通脹造成過大壓力,俄羅斯央行在今年2月和4月兩次宣布加息0.25個百分點,此后將基準利率保持在8.25%不變。
從年初開始,巴西政府通過大幅削減財政預算、加息以及對大額消費貸款征收金融交易稅來抑制通脹。但從8月底開始,巴西央行又連續3次降息。此外,政府還在年底推出一攬子刺激經濟措施。
印度和南非兩國則雙雙面臨滯脹風險。滯脹之虞令印度和南非貨幣政策決策者陷入兩難。
破困求新 轉型提供可持續增長原動力
對主要新興經濟體而言,結構性改革已步入深水區,涉及政治、經濟和社會多個層面。能否破解制約經濟增長的難題,進而實現可持續發展,成為新興經濟體面臨的重大挑戰。同時,新興經濟體開展互利合作既能增強各自抵御外部風險的能力,也有利于推動全球經濟、金融和貿易平衡與可持續發展。
中國社會科學院發布的經濟藍皮書指出,全球金融危機影響仍將長期持續,中國經濟依賴出口局面或將根本扭轉。總的來看,中國經濟增長由政策刺激開始向自主增長有序過渡。
對俄羅斯而言,資源依賴型經濟不可持續。俄羅斯今后將繼續推行創新型現代化經濟戰略,加快經濟結構調整和增長方式轉變。
巴西則要實現從依賴大宗商品出口向依賴高附加值產品和服務出口的轉型,既要加快工業技術革新、開放市場和鼓勵競爭,又要推進基礎設施建設。
今年印度政府著力推動的三項重要決策:三年內實現出口翻番計劃、首份制造業國家政策以及進一步放開國內零售業外資限制。提交到議會后,面臨巨大阻力。可以說,印度政界尚未形成進一步推進改革的政治共識。
政策的不確定性是南非要解決的一大問題。執政黨非國大黨內一直有人呼吁實施礦產和銀行等部門國有化,影響了外國投資者的投資意愿。南非央行行長馬庫斯表示,投資者希望看到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在當前形勢下,南非不應錯過增長機會。
總體來說,尋求改革和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成為新興經濟體繼續獲得發展動力的必須。但是在轉變過程當中,各經濟體需要迎接挑戰并努力克服各自面臨的障礙,從而使轉變更為順利并取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