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邊日出西邊雨。這或許是武鋼集團最為尷尬的時刻:當武鋼認為鋼鐵主業利潤漸薄,宣布將以390億元投資包括養豬在內的非主營業務之時,鞍鋼卻悄然在武鋼的大本營武漢布點設廠。
3月18日,鞍鋼精品冷軋鋼材生產武漢基地正式開建(即“鋼材剪切激光拼焊”基地),目標是為華中市場的東風、昌河、長豐等車企供應鋼板。
看中武漢和華中市場的不僅是鞍鋼。國內“鋼鐵業一哥”寶鋼早已在武漢排兵布陣。十多天前,年產60萬件的武漢萬寶井汽車部件公司正式投產,寶鋼金屬有限公司占股25%,是其第二大股東。
自2005年開始,寶鋼先后在武漢沌口建立了板材剪切中心、華中貿易公司。去年11月,寶鋼為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等供應的武漢制罐廠也開始建廠。
針對寶鋼和鞍鋼在武漢的布局,武鋼集團一位內部人士回應:“市場是相對的,一家鋼廠不能完全吃掉一個區域,武鋼在華東也有布局。”
在全球經濟下滑、鋼鐵業利潤大幅下降之際,正略鈞策鋼鐵冶金研究部副總經理胡煜認為,國內鋼企巨頭在鞏固既有市場的基礎上,紛紛跑馬圈地,進軍高端用鋼市場,以搶占市場份額,增加產品附加值。
三大巨頭激戰華中
初次進軍武漢,鞍鋼小試牛刀。
鞍鋼精品冷軋鋼材生產武漢基地負責人冉茂宇介紹,整個基地總投資3億元,地址為有“中國車都”之稱的武漢沌口經濟開發區。建成后年產銷30萬噸,目前是一期工程,投資1.4億元,今年底建成,產銷量為10萬噸。
在冉茂宇看來,在武漢建“鋼材剪切激光拼焊”基地,雖然與寶鋼和武鋼所供產品相類似,但對于汽車鋼板市場而言,大家是一種競合關系,能夠在產品結構上進行互補,共同推動汽車產業。
“選擇來武漢,一是可以就近為老客戶配送產品,更好滿足個性化需求;另一方面則是挖掘新客戶。”冉茂宇稱,在入駐武漢之前,鞍鋼方面就一直與東風汽車公司旗下的神龍汽車等車廠有著部分合作。冉透露,鞍鋼在武漢汽車用鋼年銷量十多萬噸。
事實上,鞍鋼在武漢設基地只能算“第三者插足”,此前武鋼和寶鋼在武漢經濟開發區的競爭早已“如火如荼”。
兩大鋼鐵巨頭在武漢的同城“較勁”,早在2005年就已經開始。當年,寶鋼將發展的觸角伸到了武鋼老巢武漢,投資2億元在武漢經濟開發區啟動板材剪切中心和鋼材物流中心建設,隨后又設立武漢華中貿易公司,目標直指產品附加值較高的汽車鋼板市場。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2007年,武鋼開始強勢反擊,在武漢經濟開發區圈地50畝,建了鋼材剪切基地,為用戶提供尺寸多樣的原材料,年銷售額定為10億元。
鞍鋼此番落子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主要還是看好該開發區“中國車都”的潛力。
目前,武漢經濟開發區已入駐東風本田、神龍等一批車廠,汽車總產能有望年內突破百萬輛。而按一輛汽車1.5噸鋼測算,當地今年汽車鋼板市場就達150萬噸。此外,萬寶井投產、上海通用汽車落戶武漢,也將拉動武漢汽車用鋼的需求。
盡管武漢經濟開發區的汽車產能,有望在未來幾年有較大幅度的提升,但武漢科技大學教授董登新表示了謹慎的樂觀,汽車行業的不景氣,對鋼鐵業的拉動也并非如想象中的那么大。
數據顯示,2009年和2010年,國內汽車的產銷量的增幅接近50%和40%,而相比這兩年多的巨幅增長,2011年的增幅近2%,基本可以看做是零增長。
“今年汽車業可能還將繼續維持零增長。”董登新預測,在鋼鐵業微利甚至負利背景下,鞍鋼在武漢建基地,不僅能降低物流倉儲等成本,還可抓住大客戶進行直銷,避免中間環節攤薄利潤,更重要的是他還能借助武漢的特殊的區位優勢,輻射周邊地區。
事實上,這也是冉茂宇所期望的情景:武漢便捷的交通物流優勢,不僅可以減輕倉儲物流成本,還能為公司輻射華中地區的襄陽、十堰、長沙、景德鎮等主要汽車生產基地,為客戶提供貼身的配套服務。
決戰精品鋼
步入2012年,國內鋼廠的困境況進一步加劇。正是在這樣背景下,那些附加值高的精品鋼鐵產品,自然成了各大鋼廠的重點布局對象。
在華中市場,寶鋼和武鋼除了在汽車鋼板的市場的較勁外,更是把競爭的“戰火”燒到了小小的易拉罐的身上。
去年11月14日,寶鋼投資2.5億元的武漢寶鋼制罐廠正式開業,為王老吉、可口可樂、百事可樂、青島啤酒等知名飲品企業提供鋁制易拉罐配套供應服務。產線線速為每分鐘1400罐,年產能可達4.8億只。
幾乎與寶鋼同步,武鋼宣布與日本新日鐵合資在武漢成立鍍錫板公司,投資18.5億元,生產年產能為20萬噸的鍍錫板,主要用于包括易拉罐在內的食品罐頭工業。而此前國內能提供鋼制易拉罐原料的只有寶鋼集團一家鋼廠。
據記者了解,目前國內高端鍍錫板大部分依賴進口,利潤是一般鍍錫板的幾倍。作為高附加值高端產品,有較強的盈利預期。
除了易拉罐,武鋼和寶鋼還在汽車用鋼上展開了激烈競爭。不過,武鋼集團銷售部門一位經理介紹,國內汽車鋼板的龍頭還是寶鋼,武鋼在這塊的競爭實力跟寶鋼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最直觀的比較就是在剪切配送中心這塊,武鋼雖然也在全國幾大區域中心建了自己的基地,但在數量和密度上遠不如寶鋼。而且國內中高端汽車鋼板的用鋼,除了進口外,主要還是依賴寶鋼。
近年來,在寶鋼“規模+精品”的戰略下,其自主研發了“皇冠上的明珠”取向硅鋼,而這是武鋼的傳統優勢項目。隨著2008年寶鋼取向硅鋼的上市,鞍鋼也于2009年宣布試生產取向硅鋼,這讓武鋼獨步天下的優勢逐步喪失。
武鋼技術部一位人員介紹,2008年之前,取向硅鋼主要用于生產變壓器,技術工藝十分復雜,全球只有十多家企業可以生產。其中,武鋼等6家企業占據了全球70%以上的產能。
隨著競爭加劇,國內取向硅鋼的價格也因此一落千丈。公開資料顯示,2008年5月至12月,取向硅鋼的價格一直維持在40000元/噸之上。而來自中國鋼鐵現貨網今年3月23日上海市場硅鋼價格行情的數據顯示,取向硅鋼的價格僅在17000元/噸上下。和最高峰時相比,取向硅鋼的價格跌幅接近了六成。
而在軌道用鋼上,此前一直是鞍鋼的強項。隨后,武鋼和寶鋼亦通過研發產品,加入戰團,開始分羹,在前兩年的國內高鐵大發展上,搶得了一定市場份額。
艱難的突圍
“一公斤鋼材的銷售額,還比不上四兩豬肉!”細算這筆賬的人,是武鋼集團總經理鄧崎琳。今年3月初,武鋼高調宣布將投巨資種菜養豬,打造“武鋼牌”,借以發展武鋼的非鋼產業,讓其有一個長足發展。
鄧崎琳說這句話的背景是國內鋼鐵業利潤整體下滑。
2011年寶鋼集團實現營業收入3133億元,實現利潤總額187億元。雖然營收實現了同比增長,但利潤卻同比下滑了20.8%。
鄧崎琳透露,武鋼由于發展非鋼產業,集團全年總利潤約35億元,其中,鋼鐵主業利潤不到15億元。這與利潤達到歷史高點的2007年的93.8億元相比,利潤大幅縮水。
與寶鋼和武鋼的微利相比,鞍鋼的境況則顯得更為艱難。記者搜遍鞍鋼集團網站,難以查到該集團2011年利潤數據。不過,鞍鋼集團旗下上市公司鞍鋼股份的2011年年報顯示,該公司當年虧損高達21.5億元。
利潤微薄之下,國內鋼鐵巨頭紛紛開始了突圍之路。
“寶鋼下大力研發成功的高強汽車用鋼、自主研發的取向硅鋼,這些都為鋼鐵這一傳統基礎材料拓展了新的應用空間。”寶鋼董事長徐樂江宣稱,在鋼鐵微利時代,寶鋼將繼續堅持“精品+規模”的發展思路,并將通過從鋼鐵到材料、從制造到服務、從中國到全球的三大轉變,實現微利時代的全面突圍。
武鋼認為“養豬論”是媒體誤解,鄧崎琳事后解釋稱,“不能跳出鋼鐵根基發展”。鄧強調,在鋼鐵主業做精、做強的同時,適度多元發展相關產業。
不過,在鋼鐵業發展步履維艱之時,鄧崎琳坦承,“做強主業,適度多元,也是世界一些優秀企業的重要戰略和成功經驗。”鄧崎琳說,國內外先進鋼鐵企業普遍都延伸了資源鏈、產品鏈、技術鏈,發展相關產業,開辟了新的經濟增長點。德國最大的鋼鐵產業集團蒂森·克虜伯公司,非鋼產業占50%份額,其中電梯制造成為全球三大生產商之一;日本最大的鋼鐵公司新日鐵,非鋼份額也占總規模的40%左右。
對鄧崎琳觀點最好佐證是,近幾年,武鋼“非鋼飯”越吃越香,范圍包括海外鐵礦石基地、工程設計建設、機械制造、交通運輸、物流倉儲、碼頭、天然氣、投資融資等。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一位人士介紹,鞍鋼集團在做大主業的同時,主要是利用自身礦產資源優勢來突圍。2011年,鞍鋼集團僅鐵金礦銷售就達1600萬噸,利潤在幾十億元。
中國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院長李新創認為,國內鋼鐵企業產能和產量均已飽和,今后將是一個低速增長態勢,圍繞主業進行多元化突圍,是一條可行之路。但李新創提醒,要適度多元,因為“鋼鐵產業調整結構、節能減排和技術創新任務非常重”。